一、序言
《八次危机》的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院长、学者温铁军的一本书,关于这个人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他有关“三农”问题的见解,主张城市反哺农村,提升农村消费,发挥好农村蓄水池的功效等等。
《八次危机》这本书主要是23年读的,但是当时剩了点没读完,于24年开年读完了,读完之后简单整理一下笔记。
除了温老的这本《八次危机》,还有相关《解构现代化》、《置身事内》等两本和中国当代经济相关的书籍要阅读。
以下内容是我读完这本书学到的知识。
二、中等收入陷阱
一个国家,如果人均自然资源有限,而且工业发展不充分,它便会滞留于低收入国家之列,落入贫困陷阱。
类似的,若该国人均自然资源丰富,但是工业发展不充分,则落入资源陷阱。假如该国的各方面优势都差不多,它就会被夹在中等收入当中,因此中等收入陷阱是较为普遍的发展陷阱[1]。
中等收入陷阱,一般指一个国家的经济高速增长,并在人均GDP达到中等收入水准后,发展陷入停滞状态。这个问题通常发生在发展中经济体发现自己卡在劳动力成本上涨和成本竞争力下降的中间,既无法与高技能创新的先进经济体竞争,又无法与低收入低工资的经济体在廉价生产制成品上相竞争。
关于发展陷阱的两个观点:
- 后发国家如果真要以发达国家作为“赶超”目标和样板,就不得不考虑是否具有以同样条件“复制”其发展历程的可能;如果没有复制条件,则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没有普遍意义。
- 核心国家应对全球危机仍将延续既往有效地向其他国家转嫁成本的制度路径。这是一般后发国家堕入发展陷阱的成因。
三、从外资外债视角解析“中国经验”
一方面它被中国政府在资本短缺时期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政策调整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它又是加剧国家对外负债导致其后数年内经济困境的始作俑者。
基于发展中国家当工业化的国际比较
- 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路径:对内剥削+对外负债
- 中国经验的特殊性在于外资和外援中缀后国内的工业化进程没有中断
主要靠内向型积累,边推进工业化原始积累,变还债。这就是60年代的“艰苦奋斗”。
中国依托国内的二元结构(因城乡差别而客观上形成的城乡二院结构)来为弱化经济周期性波动而向农村转移危机成本。
四、中国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认为:产业资本阶段的根本矛盾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是生产能力的相对过剩与民众购买能力相对下降之间的矛盾。这种传统理论认为明显的生产能力过剩始现于1998年,此后中国发生的经济危机仍然应该是内生性的。
本书认为,1997-1998年和2008-2009年的两次经济危机,从发生机制来看,都属于中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转向外向型经济为主之后由外部因素诱发的“输入型”危机。
1997 - 1998年以前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发生的六次经济危机,其主因与一般后发工业化国家相同,都是内生性的资本短缺。
经济危机发生时,无论主观偏好如何,中国事实上可以依托其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来分散转移各种经济和社会成本。总体上维持了工业化进程不中断。
危机发生时对城市乃至工业化进程和社会发展的冲击有多大,取决于城市多大程度上能将危机成本向农村和农民转嫁。
凡是能向农村直接转嫁危机代价的,产业资本集中的城市工业就可以实现“软着陆”,原有体制也就得以维持;凡事不能向农村直接转嫁的危机,就在城市“硬着陆”,也就导致了国家财税制度乃至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
从整体的社会稳定来看,“三农”对于城市中国的产业资本危机的“化危为机”(60年来,特别是30年改革期间,已经发生过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平均起来大约10年一次)起了重要的载体作用。
这应该是中国历经多次周期性经济危机而都“幸免于发展陷阱之难”的内因之一。
五、从危机化解视角思考中国发展的可持续性
近年来的宏观环境新变化:
- 资本过剩条件下中央政府政策调整为“亲民生”
- “发展主义”导向下的地方政府过于依赖资源环境难以真正“以人为本”
农村社会经济条件的新变化:
- 后税费时代“草根”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弱化
- “草尖”离农倾向使从村内部化处理外部风险的功能弱化
书中建议将新世纪第二个10年的政策重点放在:
- 主动放弃过去中国处于资本极度稀缺、数量型粗放增长时期的政策思路,注重中央政府已经进入资本过剩阶段的长期结构调整,特别是要以中央政府掌握的垄断金融为基础,自上而下地组建能够统筹县以下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双轮驱动)的基本建设投资机构。
- 在国家投资方向从“排次性”向“包容性”的可持续发展调整的大前提下,最关键的步骤是进一步深化以“组织创新、制度创新”为内涵的农村综合体制改革。
此外,书中还具体介绍了1958-1976工业化初期的三次危机极其外资外债背景、1978-1997改革以来三次内源性经济危机极其化解、1997和2008年中国两次“输入型”危机的发生、应对和影响。
这本书对于了解中国当代经济很有帮助,推荐大家阅读。